有志

阶层跃迁的秘密(四)

2023-11-08 21:52

本期内容摘自知乎用户青藤,看得出是作者切身的认知分享,本人(仅代表本人)大体认同,期望大家从中有所收获。有兴趣的还可以看看《阶层跃迁》

一个普通人从踏入社会到成为真正的大佬,可能需要跨越三个台阶,也就是说人的赚钱能力等级是分为四层,而其中前三层根本不用拼智商,只需要我们管住自己,做到认知到位,知行合一即可。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引入一个概念“生活成本线”,即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满足正常的衣食住行所必须的生活成本,例如一个普通的农民生活在农村,可能一个月1000元生活费就够了,一个大学生生活在学校可能要2000元每月。我们也必须承认每个人的生活成本线是不一样的,有人要还车贷、房贷他的生活成本线就要高一点,有些人要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生活成本线要更高一点。

第一层,体力劳动者,这部分人主要靠出卖体力来获取收入,生存在于生活成本线以下。

这类人主要是:建筑工人、外卖小哥、出租车司机,农村工,滴滴司机、劳动市场的零工、环卫工人,我并不是说这类活完全没有技术含量,只能说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竞争大,每个人的可替代性强,这类工作基本上只要是四肢健全的普通人,基本都可以干,获得的报酬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巨量的体力,并且所获得的报酬也不高,只能维持基本的家庭开支;我自己也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民的贫困感知良多,我就以农民为代表说说这类人的特点:(1)家庭收入结构单一,户主为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且收入数额低;(2)劳动力收入不持久,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力衰竭快,收入锐减,且体力衰竭后容易有各种疾病;(3)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儒家思想影响,家庭多子女,养育支出大,同时要赡养年迈的父母;(4)稍有结余全部用于消费性支出,如盖房添置家具等,不会投资,更不信任保险;(5)为子女结婚置办房产,乃至家庭负债。(6)周围人全部体力劳动者,没感觉到有何不妥,困在自己的圈子里出不来;(7)喜欢稳定,害怕风险,不敢轻易尝试;(8)因为家庭开支大,很难重视起子女教育,更难破圈。(9)该层人之间矛盾大,笑你穷,恨你富,内部鄙视链很长。(10)因为贫穷所以彩礼是足够得高,恨不得把男方逼死。总结来就是:收入不多且不持续,然而支出大,不善于投资,乐于消费,抗风险能力差,内卷严重。

这类人的注意力全部困在了自己如果节省钱上,什么方面都在最优性价比,什么方面都兼顾不到,应接不暇,陷入了无尽的贫穷和忙碌,尽管自己拼尽了所有的努力,仍无法突破自己的阶层,这类人的思维方式和收入方式决定了他必然生活在生活成本线以下,不但自己,而且是子女很难有翻身的可能性,所以穷的很稳定。

第一层的人想进入到第二层最为可能的手段应该是教育,第一层人也可以越过第二层直接进入第三层最优的手段就是去创业,然而这两种跃迁方式成功的概率并不高。先说第一层让子女参入教育,必须直接两面困难:一是教育质量,这个教育质量不但是指学校的教育,更有家庭的教育。孩子能进入的学校也是普通的学校,教育质量属于平均水平,家庭教育大部分是仍以批评孩子的标准站姿为基础的,孩子很少有兴趣式的自主性学习,孩子如果不能自主,大部分就会半途辍学。二是孩子悟性,父母都不重视,附近的环境皆是如此,孩子自主性向来高不了的,而悟是需要有很多机缘的。第一层人直接进入第三层就是去创业,这种创业只是只简单的做点生意,成立一个基本的销售系统或者制造系统,但是再想扩大其实会困于自己的眼界和见识,这种孩子出来后特别在人际交往部分会特别怯懦,不善于交集。

所以我把第一层通过教育进入第二层叫做“坐飞机”,第一层直接越入第三次叫直接“坐火箭”,均是宇宙速度,我们统称为“第一宇宙速度”,但是概率极低。

如果说从第一层进入第二层,最优的方法,我想可能是孩子从出生到成人不要在父母的圈子里待,直接放养到城市的寄宿学校跃迁的概率更高。第一层进入第三层最优的方法就是从小跟人出去做生意,山西清代的孩子都是如此,也是晋商传奇的制造者,也是圈子好的原因。

人本质上是一个特别懒的动物,从出生起看到的一切都会习以为常,不加思索,如果不是看到了和他不一样的人将会从来考虑这个事情,认为这个世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所以破除贫穷的第一步就是破圈。

第二层,技能劳动者(轻体力劳动者),这部分的人主要靠技能来获取收入,稳定存在于生活成本线上下。

在第二层的技能劳动者,相比于第一层,其工作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属于轻体力劳动者,工厂的技师、学校的老师、医院的医生、各类工程师、办公室的白领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人,这类人以打工者居多,是现在社会分工协作的基础类型,这类人的基本特点如下:(1)家庭收入为工资薪金收入,夫妻双方均有收入,综合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轻体力劳动,可工作至退休,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有医保和退休薪金,风险承受能力强;(3)独生子女多,父母也有社保,负担不大;(4)因为社会技能更新较快,需要不断更新自身技能,同时因岗位限制,很多人掌握的技能一但换行就会失业。(5)周围人群基本上都是打工人,工作很忙很难接触到圈外人士,困在自己的眼界里。(6)特别容易落入消费主义陷阱,负债买车、买房,体现个性超出自身能力消费。

第二层的人尽管收入不低,但是因为超前消费,社会发展变化较快,所以遇到失业或者经济不景气等就容易落入贫困陷阱。这种人收入基本上等于支出,很少有积蓄,一但停止工作但是一系列开支却停不下,所以就会困死在自己的工作或者职业上,很多三四十岁的中年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有车贷有房贷,即使在单位被骂成狗也不敢辞职,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懈怠,你被活活的困死在一个岗位上不得挪动。所以这类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财富自由”,每次胡润富豪榜,都特别的吸引眼球,无比的羡慕。

然而,我国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人占据了我们总人口的97%,也是我们普通人的常规形态。

第二层的人想实现财富自由不被工作所困,所要做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抛弃传统思想的束缚,活出自己的人生,落地具体行动上,就是降低消费,不买车、不买房,不买奢侈品,不买新款手机,积累资金用于理财和投资,获得被动收入,等被动收入超越主动收入,就基本上实现了财富自由。说起来容易做来是何其的难,我们面临了二道关卡:

一是传统思想,要你先消费,这也是最难过的一道关卡,你谈了很多年的女朋友,到了年龄要结婚。你要不要买房买车?按照一般二线城市的房价2万元,你买个90平方米的房子不算很高要求吧,要180万,买一辆一般的车要十几万,加上契税之类的总支出要200万,你和你老婆的薪资按照二线城市的基本薪资合计为1.5万,但是如果这200万不买房子,而是理财按照年化8%就是16万,差不过就是你们每年的薪资,不能说一定躺平,至少不会那么的累。但是有多少家庭没有这200万,不考虑车的话,如果是房屋按揭的话,首付30%,月供是8200元,你看你们夫妻每个月能剩下多少钱?结婚后马上是要宝宝,加上年轻人时尚追求,买新款手机,更是不断债台高筑,所以入不敷出,就永远不可能实现财富自由。逢年过节要不要去看领导、看父母?同事家有事要不要过去随礼?有限的收入,无限的支出。谈何财富自由。

二是学习投资理财;学习投资理财,你马上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无财可理,其次是繁忙的工作时间你已经没时间去学习理财了。理财是一件极需要耐心的事情,而且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和训练,对于天天996的你,以及下班后拖着疲惫身躯的你,你是否有能力继续学习?你能忍受外面的诱惑,和朋友的呼喊吗?

穷人和富人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有了钱是先投资,还是先消费,这个优先级的顺序是大部分人跨越不过去的坑,只有了先投资,你才会学习投资,只有投资了,你才有实现财富自由的可能性。

也说说我为什么从上海回到二线城市西安的,是因为有一笔账我算不过来,我刚去上海的时候没有购房资格,要五年社保才有购房资格,我就在上海打了五年的工,薪资也从30万每年上升到100万每年,自认为薪资已经比较高了,但是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大了,税后的薪资为73万,除去开销一年大概可以存50年。等有购房资格的时候,核心区的房子我已经不敢看了,因为都二十几万一平,我就去郊区看套房子单价10万,110平的小三室,总价1100万,我已经在西安有了一套房,这套算是二套首付70%,需要770万,我顿时晕了,而且还要月还2.15万的月供,如果有这770万我为什么还要去买房子,直接去投资理财年化8%是比较稳定的,每年的收益是62万,而且资本性收益也不用交个人所得税,直接回西安找一个不太累的工作。如果我是首套房首付30%也就是330万,每月需要还月供5万元,一年就是60万,结合我的薪资我感觉我日子会过得很难受。如果不买房的话330万,年化理财收益为26.4万元,我回到二线城市还过的比一般人好很多,不用困到一个固定的工作岗位上,可以做一个律师,自由自在。

很多人都认为打工很好,风险不大,但是成长空间也有限,如果你有负债会把你困死在一个岗位上不敢动弹。

第三层,系统创造者或者是协作效能提升者。

对于电脑的操作系统,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打造一个盈利系统,各位可能并不完全清楚,为了先说明白系统这个概念,我们还是先从一个古老的故事说起,这个故事出自【美】贝克.哈吉斯著作的《管道的故事》,故事内容我用不同的字体表述,如果很熟悉的人,可以越过故事本身,只看分享。

《管道的故事》

1801年,意大利中部的小山村,有两位名叫柏波罗和布鲁诺的年轻人,他们是堂兄弟,也是最好的朋友,他们都是大梦想者,他们每天不停的谈着, 渴望有一天能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可以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他们都很聪明而且勤奋,他们想他们需要的是机会。

一天机会来了,村里决定雇用两个人把附近山上的泉水运到村广场的水缸里去。这份工作交给了柏波罗和布鲁诺,两个人都抓起两个水桶奔向山泉,一天结束后,他们把整村上的水缸装满了,村里的长辈按每桶一分钱的价钱付钱给他们。布罗诺大喊着:“我们的梦想实现了,我简直无法相信我们的好福气。”,但柏波罗不是非常得确信,因为他体力较弱。每天晚上他的背又酸又痛, 提着那重重的大桶的手也起了泡,他非常害怕明天早上又要去工作,但是不工作就没有饭吃,他又必须去工作,但是他暗暗发誓要想出更好的办法,将河里的水运到村里去。(青藤注:柏波罗不安于现状的心,像不像我们自己?)

有一天早上当他们再抓起水桶往河边去时,柏波罗说“布鲁诺,我一天才能有几分钱的报酬,而要这样来回提水太辛苦了,我每天都腰酸背痛,干脆我们修一条管道将水从河里引到村里去吧。”,布鲁诺愣住了,“一条管道?谁听说过这样的事?”,布鲁诺大声嚷嚷着,“柏波罗,我们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我一天可以努力提100桶水。一分钱一桶水的话,一天就是1元钱,我是富人了!一个星期后,我就可以买双新鞋。一个月后,我就可以买一头母牛。六个月后,我可以盖一间新房子。我们是全镇最好的工作。我们一周只需工作五天,每年2周的有薪假期, 我们这辈子可以享受生活了!放弃你的管道吧!”。(青藤注:布鲁诺像不像刚工作的我们自己,以为工作可以永不停歇,足够支持我们贷款买房、买车?)

但柏波罗不是容易气妥的人,他将一部分白天的时间用来提桶运水,用赚来的钱维持基本生活开支和购买修建导管的材料, 同时用另一部分时间以及周末来建造管道。他知道, 在岩石般硬的土壤中挖一条管道是多么艰难。因为他的薪酬是根据运水的桶数来支付的, 他知道他的收入在开始的时候会降低,而且他亦知道,要等一到两年,他的管道才开始产生可观的效益,但柏波罗相信他的梦想终会实现,于是他就去做了。布鲁诺和其他村民开始嘲笑柏波罗,称他“管道人柏波罗。”布鲁诺因为全天都在提水赚钱,所以赚到比柏波罗多一倍的钱,炫耀他新买的东西,他买了一头马,配上全新的皮鞍,拴在他新盖的两层楼旁,他买了亮闪闪的新衣服,在乡村里饭馆里吃可口的食物,村民尊称他为布鲁诺先生,当他坐在酒吧里,为人们买上几杯,而人们则为他所讲的笑话开怀大笑(青藤注:布鲁诺像我们大部分人一样,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用于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没有积累和投资,他不知道他收入其实并不可持续)。

小小的行为等于巨大的结果,当布鲁诺晚间和周末睡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时,柏波罗还这继续挖管道,头几个月,柏波罗的努力并没有多大进展。他工作很辛苦一比布鲁诺的工作更辛苦,因为柏波罗晚上和周末都在工作,但柏波罗不断地提醒自己,明天梦想的实现就是建造在今天的牺牲上面的,一天一天过去了,他继续挖,每次只是一英寸,“一英寸 ,又一英寸成为一英尺, ”他一边挥动凿子, 打进岩石般硬的土壤中,一边重复这句话。一英寸变成一英尺,然后10...0...尺100 ......“短期的痛苦等于长期的回报,”每天完成工作后,筋疲力尽的他跌跌撞撞地回到他简陋的小屋时, 他这样提醒自己,他通过设定和通过每天的目标来衡量工作成效。他知道,终有一天回报将大大超过付出。“目光盯在回报上,”每当他漫漫入睡, 耳边尽是酒馆中村民的笑声时,他一遍遍地重复这句话。“目光盯在回报上。”时来运转一天天, 一月月过去了。(青藤注:打造管道的过程可能是比较辛苦的,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创业的核心原因,他们不确信付出就会有回报)

有一天,柏波罗意识到他的管道完成了一半,这意味着他只需提桶走一半路程了,柏波罗把额外的时间来建造管道,完工的日期终于越来越近了。在开始休息的时候,柏波罗看到他的老朋友布鲁诺在费力地运水,布鲁诺比以前更加驼背,由于长期劳累,步伐也变慢了,布鲁诺很生气,闷闷不乐,为他自己注定一辈子要运水而愤恨。他开始花较少时间在吊床上, 却花更多的时间在酒吧里借酒浇愁。当布鲁诺进来时,酒吧的老顾客都窃窃私语: “提桶人布鲁诺来了”。当镇上的醉汉模仿布鲁诺驼背的姿势和拖着脚步走路的样子时,他们咯咯大笑。布鲁诺不再买酒给别人喝了,也不再讲笑话了。他宁愿独自坐在漆黑的角落里,被一大堆空瓶所包围。(青藤注:通过其他人对布鲁若的前后反应,你可能会发现人性向来都是嫌你贫,很你富,中国人和外国人没啥区别,有可能中国人更甚,其实其他人说什么、怎么看根本不重要,你要过的是自己的日子)

最后,柏波罗的大日子终于来到了管道完工了,村们民族拥着来看水从水管道中流入水槽里。现在村子源源不断地有新鲜水供应了附近其他村子的人都搬到这个村来,村子顿时繁荣起来。管道一完工, 柏波罗便不用再提水桶了,同时无论他是否工作,水源源不断地流入,他吃饭时,水在流入;他睡觉时,水在流入;当他周末去玩时, 水在流入;流入村子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罗口 袋的钱也越多。柏波罗以后的工作就变成了维护管道,收钱即可,他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经营系统。(青藤注:我们基本上就可以想到几个后续:(1)水价要下降,可能是十桶水一分钱,大家很高兴因为用水更廉价了,但是同时布鲁诺肯定要失业没有机会提水;(2)肯定有其他的村庄邀请柏波罗去修建管道,他就可以雇佣其他人修管道,自己只做技术指导,因为他经历了修管道的每一个环节,修建成新的管道他就可以再继续收钱,享受管道收益;(3)他也可以培训别人修管道,收培训费;(4)他也可以出书,写一本怎么修管道的畅销书;(5)他可以成立一家公司让这家公司上市,赚取股权收益,只要有了管道,赚钱的机会就成倍的增加。)。

好,故事看完了,我们发现柏波罗就是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盈利系统,让自己不论在做什么都有钱赚,彻底摆脱了出卖劳动力换钱养活自己的境地,不用挣扎在生活成本线以下,自己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可能会有三个不服气:(1)都什么年代了,现在谁还会修管道啊?你能不能举几个别的例子?好,其实与管道最相近的现代盈利系统比比皆是,自来水公司供水管道、天然气公司的天然气管道、暖气公司的供暖管道、电力公司的输电线路、石油公司的输油管道、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渠、高速运营收费公司的高速路、铁路总公司的铁轨等等;(2)布鲁诺好可怜啊,这么快就被他的好朋友给逼的没有活路了,其实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向来如此,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如果你现在工作的公司发现了一个机器人可以很便宜的取代你,你感觉自己会失业吗?几十年前会开车就是门技术,可以当司机养活一家人,现在人人都会开车,马上到来的无人驾驶又会解放我们所有人。没有人的工作是长期稳定的,你还记得山东高速收费员被辞退时说的一句话吗?“我把一辈子贡献给了高速的收费事业,做了十几年的收费员,除了收费,别的都不会!”。现在很多孩子都去新东方学烹饪,因为可以做厨师,薪水不错,人也没那么累,但是我可能会告诉你一个比较残酷的现实,现在资本协助下的餐饮供应链发展迅猛,很多预制菜已经批量生产出来,以后的餐厅可能会干掉大部分的厨师,你自己不发展,就会被淘汰。(3)柏波罗如果把赚到的钱,投资其他资产,是不是就可以不被淘汰?柏波罗如果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工作,他主定会被淘汰,如果他把赚到的钱用于投资村里的商铺,就可以找酒吧或者餐馆收取商铺租金,等柏波罗的自来水通达时,可以靠租金养老,不用自己年龄大了还要为生存干苦力。其实我们太多的人就是柏波罗等到自己被解雇时,才惶然无措。你可能会发现,柏波罗的经营系统可以传承到下一代,继续赚钱让后代不用为了基本生活而出卖苦力与时间,发展空间更大。而布鲁若的提水技术是无法传承,下一代继续出卖时间或者苦力,换取温饱,有时候你的努力不是为你自己,也是为了后代跃迁到新的阶层。

继续第三层,系统创造者或者是协作效能提升者;

系统创造者就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通过资源整合建立组织,来高效满足社会需求,同时持续盈利的人。协作效能提升者的核心工作是帮助系统创造者实现效能最大化,但很多时候其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创造者,只不过是服务对象可能不同,为了方便称呼,以下统称为“系统打造者”。乍一听,系统打造者感觉是个很绕嘴的概念,其实特别朴素,我们分别从社会需求、系统类型、商业模式颠覆三个方面简单聊聊,作为一个法科生去聊商业有点瞎搞,只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周全的,请各位海涵:

一、社会需求:

大家知道所有的创业者的起点都是社会需求,那社会需求都有那些?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已经有过完整总结,它说:“自从舜帝和大禹的夏朝之后,人就开始喜欢好听的音乐和美色,喜欢吃美食,喜欢享受,喜欢炫耀,这种习惯已经很久了,无法改变它。”,司马迁把人类的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只不过是同样一个物品可能既满足了物质需求,又满足了精神需求。我感觉他反而把这件事说复杂了,其实人类就一个需求就是人性需求,人性在几千年来从来没变过,这种需求法律也无法限制,只不过是满足人性需求的形式或者物品一直在进化。举几个例子:1、古代的妓院,现在的KTV或者洗浴中心,尽管现代法律一直在禁止,但是人性需求客观存在,屡禁不止。2、古代的汗血宝马,现在的豪车飞机,尽管效能提高了好多倍,但是装逼的功能没变;3、古代的医馆,现在的医院,医术进步了很多倍,以前仅仅是救死扶伤,现在附带了医疗美容作用。4、古代的毛笔,现在的铅笔、油笔、钢笔,选择的形式多了很多倍,当然了很多好看的笔也起到了装逼的效果;

不知道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现代商品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且还要附带起到区分人群的作用,满足用于人性炫耀的核心诉求。我们以全球极为畅销的iphone为例,它深深的满足了我们的人性需求,它不仅满足了基本的使用功能,更是让你和别人显得不一样,有品位有身份,更有少年为了买它去卖肾,可见它深深得抓住了我们的人性。Iphone每年都会出新款,你会发现其实技术并没有啥进步,但是还是会买?每年的设计都不太一样才是最大的刚需,比如:Iphone13的摄像头奇丑无比,但是为什么要设计出来那?因为你拿它打电话时,别人知道你拿的是最新款啊。泡泡玛特的盲盒现在深得人心很受欢迎,其实是利用了人性中的好奇心理,你总是忍不住想看看下一个是不是隐藏款,就会不停的购买,每次都失望,但是你仍不断的希望,商家的套路如此之深。抖音也是如此,打开手机抖音,你轻松的不停向下滑,期望看到下一个不一样的视频,轻松几个小时过去了,停下来时你能记起来你看了什么吗?好像什么也没有。告诉你个小秘密,当然也是别人告诉我的,你临睡前耍抖音为什么总是刷到美食吗?因为睡前你傍晚吃的东西消耗的差不多了,抖音和商家发现这个时候你下单的概率最高,都是故意为之。

今年特别流行的一个词叫“内卷”,罗胖解释为:“持续的投入资源,但是不产生价值的竞争”,各个经济学家的解释为“缺乏创新”,专家们说的没错,现在产能过剩,能生产的企业比比皆是,但是能创新的企业寥寥无几,所以小米才能只做设计找别人代工,就可以做到账户上有1000亿现金去造车。

我自大一点,我的理解是现在的很多产品只是满足了产品的使用功能,没有附带利用人性,尽管今年的经济形势很不好,但是附带人性的行业依然赚的盆满钵满,例如苹果、劳斯莱斯、抖音、泡泡玛特。人性和人性的需求真的是需要研究一辈子的课题,所有研究人性的公司都大火,大部分研究产品使用功能的公司都很艰难。

二、系统类型:

按照系统效能和投入成本可以简单把系统分为以下三类:

(1)工厂类系统:

效能最大化的盈利系统就是工厂,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以来,纺织机器所产生出的布匹瞬间将人工纺织业摧毁,工业化确实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能,极大且廉价的满足了社会需求。在工厂类系统看来只要是产品对路,工厂简直是造富神话,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富士康作为苹果的代工厂,每台手机只赚5美分,但是这并不妨碍郭台铭以500多亿的身价当了台湾的首富。工厂类系统其实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要兼顾上下游企业,同时内部管理协调的工作量较大,对企业主的综合性要求更高。

工厂类系统需要自己的协助效能提升者,就是产品设计或者营销渠道以及电视广告宣传,才有可能使得自己的产品销售量更大,盈利能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这类产品的协助效能提升者自己不产生产品,只是服务系统。

(2)文化创作系统:

这是我们一直所忽略的一个创富行业,因为文化创造者有时候一个人就可以独立成为一个盈利系统,协作范围小,投入成本低,有时候一间书房即可,如果仅仅比较投资回报率,那可是中国目前4000家上市公司都无法比拟的。我们以作家二月河为例,他写的《雍正王朝》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每集的稿酬是30万,44集就是1200万,我们还没计算其他收益。最近的热播剧《庆余年》、《斗破苍穹》、《雪中悍刀行》的作者均是赚了大钱的,可想而知当年琼瑶剧热播的那些年,琼瑶阿姨赚了多少钱。文化创造者的协助效能提升者就是电影拍摄公司、电视台、出版社等等,他们协助创作者进行作品传播,也是传播的收益方。

你可能认为让你写一个电视连续剧或者畅销书需要很深的修炼,但是这个门槛其实一直在降低,我们以润米咨询的刘润老师为例,他在得到APP上的《五分钟商学院》让他一年赚了6000万,这还没算他的书籍版权收入。你肯定有别人不知道的思想或者技能,可以让别人去学习的,所以门槛并不高。另外,我不得不佩服罗胖做了个好生意,他的得到APP就相当于做了电视台或者出版社做的工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协助效能提升者,帮助了更多的作者扩大了产品的传播能力。

现在的抖音播主都是文化创作者,他们通过拍摄抖音来变现,影响了众多的人,有些人传播知识,有些人传播情怀,有些人纯粹热舞,有些人到处搞怪,但是只要粉丝足够多,仅仅广告费每年就能赚了几百万的收入,当然了像罗永浩这种能赚钱还6个亿负债的人还是少数,各位真的可以考虑拿抖音尝试一下文化创作者,因为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抖音真是个好的平台,作为个人的效能协助提升者,现在日活跃用户有8个亿,天然的展示舞台。

(3)商业服务系统:

除了以上两种可以极速复制的的系统以外,还有一些无法工业化快速批量复制的商业服务系统,例如家常菜馆、盲人按摩、医院、咨询公司、基金公司等,这种服务系统也在持续的盈利,但是因为本身解决的需求具有个性化,所以单价相对于工业制成品要高,对核心服务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核心服务人员培养速度不快,所以复制速度慢,例如医生,一名好的医生一般要本硕博三级连读,到医院后还要经过好几年的实操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大夫。一名有名的咨询顾问也是经过十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才能出来。

当然了这类商业服务型系统可能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将原来不可标准化的服务或者生产进行标准化,例如:按摩业出现了新的按摩机器,餐饮服务的预制菜也是标准化,马云等大佬正在搞农业标准化,马斯克搞的人机接口也是知识的标准化。

相对于工厂类系统以及商业化系统,反而是文化创作这个领域是比较难被标准化和工业化的,因为它需要大量的创新。

三、商业模式颠覆

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核心为效能,很多人都是利用现有互联网技术,颠覆了原来的商业模型,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任何行业都可能被颠覆或者重构,所以也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完全安全,可以干一辈子:

京东、淘宝、拼多多均是利用了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升级了原来的分级销售体系,取消了中间商,提升效能进而降低了商品的价格。美团则是利用外卖的即时性瞬间使得多少方便面企业破产。有一个叫“百果园”的水果店也是通过重构商业模式干死了很多水果店。

说了这么多关于需求、系统、商业模式颠覆的废话,你是不是也发现了秘密,任何盈利系统的核心秘密就是:通过产品和服务的高效复制或者重构去满足更多的需求,所以你想赚钱,就是看你能把你的产品和服务复制给多少人?你最终能影响多少人?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薇娅和李佳琪能赚那么多钱吗?因为他们能影响的人太多了。

最后,我们也简单的讨论下,为什么打工人赚不了钱,而系统打造者能赚很多钱,或者叫打工人和系统打造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打工者只是负责一点或者一个面,而系统打造者则负责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行为。 打工人专业水平越高,能力就越成为点状,相互协作才能成为面。而系统打造者则需要搭班子、定战略、找资源,需要的是广度而不是深度。当然了如果一个老板只注重与内部管理的话,可能就与职业经理人没有区别了,企业的发展路径迟早会跟不上时代的。

2、打工人的薪资支付是根据时间来确定,所有才有月薪或者年薪,系统打造者的盈利是根据企业产生的结果来确定的;

3、为什么很多人打工到了总裁级别,出来创业后仍然死的很快,那是因为优秀的打工人,就好像是这个系统的一个司机,只会开车不会修车,而系统打造者要是一个车辆设计师,既要会开车,也要会修车。管理学上把打工人叫管理者,把系统打造者叫领导者,区别如下: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管理者领导者
正确地做事做正确之事
关注现在和短期发展关注将来和长期发展
底线(监督控制)上线(愿景牵引)
寻求秩序喜欢变革
避免冒险喜欢冒险
更多地诉诸理智,而非情感既诉诸理智,又诉诸情感
在系统内把工作做好把系统工作做好
登梯速度梯子是否放对了墙
更多地借助职位权力更多地运用个人权力

后记:

看到以上内容你是不是吓坏了?原来系统打造者要求这么高啊,既然打工人和系统打造者的差距这么大,我为什么还建议你去作一个系统打造者?

没人天生就是系统打造者,都是后天学习的,人和人之间的智商差距并不大,他行为什么你不行? 系统打造者赚取的是企业利润,出卖企业时可以赚到企业盈利的PE倍数的钱,而打工人只能按工作天数赚到工资。 并不是所有系统打造者都需要那么多复杂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小做起,先从不太需要管理人的简单系统做起,然后再逐步扩大。例如:

(1)公司或者超市里的自动售卖机;
(2)小区里的净水机;
(3)自动加油机或者自动洗车机;
(4)城市换电站或者充电站;
(5)自动化停车场;
(4)抖音上讲讲你的技能或者开个抖音课。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重资产或者借钱去投资,好像不做很大投入就不叫创业,其实创业和炒股、骑自行车、游泳一样都是一看就会,一学就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

©2025 by道盒发布 鄂ICP备2023015790号